年3月3日上午8点三十分钟,医院党总支委员、医务科主任周云龙、生殖内分泌门诊主任潘延恒、儿科副主任刁希重、针灸康复科主任姜恒坤、耳鼻喉科主任于少棠五名专家做客龙口市人民广播电台,为广大听众朋友进行相关的医学科普。
节目中,医院党总支委员、医务科主医院向全市人民问好,医院发展的听众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医院的全体医护工作者也将一直致力于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好、更周到、更温馨的医疗服务,让病人看病的时候能够更放心。
01
医院生殖内分泌科潘延恒主任普及了有关不孕不育方面的医学知识。摘要:
囊卵巢综合症
潘延恒: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持续的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一组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具体临床表现有哪些
潘延恒:多囊卵巢综合症多起病于青春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一是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就是月经周期变长,由原来的28天左右,改变为三个月甚至六个月,还有一些病人一年都不来月经。
二是不孕,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就是每侧卵巢的卵泡大于12个以上,这样卵泡太多的话,每个月就没有一个优势卵泡能发育成成熟卵泡,所以就产生排卵障碍,从而导致不孕。
三是多毛和痤疮,你在临床上会看到好多患者,会有小胡须,眉毛头发和汗毛会比较多,再就是痤疮比较严重。
四是肥胖,在我们临床上,你会看到有些患者的体型比较胖,这样你询问他月经正常吗?一般回答都是月经不正常,50%以上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都有肥胖。
五是黑棘皮症,你会发现患者的颈背部(后脖子)、腋下、乳房还有腹股沟等处的皮肤皱褶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
多囊卵巢综合症该如何治疗
潘延恒: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调整生活方式,就是减肥。有时候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把体重控制下来以后,其他的一些症状包括月经不调,排卵障碍,多毛座疮都能改善,甚至自己怀孕都不成问题。
第二是药物治疗。1.可以用雌孕激素调整月经周期,疗程一般为3到6个月,能有效抑制毛发生长和治疗痤疮。2.降低雄激素,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就是环丙孕酮,他可以有效的降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高雄激素血症,使雄激素降到正常水平,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3.改善胰岛素抵抗,常用二甲双胍,通过降低血胰岛素水平,达到纠正患者的高雄激素状态,改善卵巢排卵功能,提高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发挥我们中医的优势,采用中医药治疗调整月经周期,效果也是相当的好。第三项也是最主要的一项,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怀孕生子,所以要诱发排卵,诱发排卵的一线促排卵药物是氯米粉和来曲唑。一般我们给予患者调整月经周期三个月,就直接给他促排卵治疗,加上我们的中医药促排卵助孕,患者成功受孕的几率明显提高。所以我们对多囊患者的治疗是很有信心的,通过我们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相信我们会圆患者一个当母亲的梦。
02
医院儿科刁希重主任普及了小儿鼻咽炎的常见调护知识。摘要:
气候变化大,会给小儿带来的影响
刁希重:从中医角度讲,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属于稚阴稚阳之体,这种稚阳未冲、稚阴未长的状态,就导致小儿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出现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病理状态。比如说小儿因为受凉出现了风寒感冒的症状,打喷嚏,流清鼻涕,恶寒发热,舌淡苔薄白;但是1-2天甚至几个小时,孩子就会出现鼻涕变稠变黄,咽红肿痛,舌红苔薄黄这种由寒转热的情况,这叫易寒易热;如果耽误治疗,这种感冒症状就会由表入里,由实转虚,进一步发展为肺炎或其他并发症(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炎、风湿热、肾炎等)。
孩子发出清嗓子的声音就是鼻咽炎的表现吗
刁希重:有一些发出清嗓子的声音的孩子,其实是抽动症的表现。这种情况往往多见于家长要求比较严格或者孩子心思较重的家庭里,除了清嗓子之外,还可以伴有耸肩、眨眼、龇牙咧嘴、打嗝、抽搐的表现。还有一部分清嗓子是腺样体肥大的表现,腺样体肥大阻塞了鼻后腔,鼻腔分泌物不正常分泌,刺激咽部也可以清嗓子。所以对于出现小儿鼻咽炎的症状的小儿,要先查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针对小儿鼻咽炎的治疗
刁希重:首先注意保暖,平时要注意多饮水、充分休息、保证周围空气清新、避开辛辣刺激食物等。多吃新的鲜蔬菜、水果,但要注意不可冷食,尤其夏季禁忌喝冰镇饮料等冰凉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鲜鱼、大豆等等。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我们还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小儿推拿、耳穴压豆、中药代茶饮等特色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率。
03
医院针灸康复科姜恒坤主任讲解了关于家有中风病人应如何应对的相关知识。摘要:
如何减轻家人负担
姜恒坤:要减轻负担首先是要中风病人有个好的转归,牢记两点很重要:第一,及时就医,最大程度减少损伤。第二、尽早康复,最大程度恢复自理能力,减少家庭的负担。其一及时就医,在4小时之内可以选择溶栓治疗,血管再通之后,损伤自然减少。第二即使没有机会溶栓,在早期规范治疗的同时,尽早康复,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残疾程度。一般康复治疗在生命体征稳定后24—48小时即可以开始。这样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功能。
为什么要选择在4小时溶栓和24—48小时康复
姜恒坤:因为血管堵塞之后,供血区域会缺血,在4个小时之内的缺血改善以后,可以恢复功能。而4小时之后再通容易发生再灌注出血,危险很高。现在有部分病人可以放宽至6小时,总之要尽早,分秒必争的抢时间溶栓。提倡24—48小时康复,是因为在生命体征稳定以后,早期康复可以有效减少费用综合征的发生,有利于维持正常功能,减少误用综合征所致的异常姿态,俗称“拐篓子”的姿势。早期康复,事半功倍。因此,一旦中风,时间就是大脑,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康复。
病人和家属该如何去做,才能最大程度得到康复
姜恒坤:从病人和家属方面讲,最重要的要选择科学施治。除了刚才讲的要及时争取4小时内溶栓机会,和早期康复外,家属在病人恢复过程中的角色扮演也很关键。我们要做到几点:1.调整心态:不放弃、不焦虑,按部就班做好康复辅助工作。我们科室也经常碰到有半年后才开始正规康复治疗的。家属多半选择让病人自己锻炼,或者听从找个地方推拿、针灸治疗,这样就错失了最佳康复机会,得不到全面康复。真正的康复是需要综合整体康复的。之所以有病人和家属选择那样做跟他们的焦虑有关、放任让病人自己锻炼,这是不可取的。2.脚踏实地:不要心存幻想,希望有神药能治好这个病,将早期康复希望建立在服用药物基础上。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这种有独特功能的药—服用后能让你恢复行走、说话的功能。但是通过规律服药预防二次复发还是很关键的。另外可以服用帮助脑代谢和脑神经保护的药物会有一定帮助,但前提是必以功能康复锻炼为主。3.合理帮助:家属在帮助方面要提供必要帮助,不要事事都替病人做了。我们临床中经常碰到,要么家庭矛盾多,对病人不管不顾,不耐烦,造成病人抑郁症的。另一面,家属照顾事无巨细都替病人做了,让病人产生依赖性,长期靠家属照顾,一旦照顾不周就发脾气。这都不足取。正确的帮助是提供心理的支持,让病人尽最大能力做好自己的生活自理,逐渐恢复功能。因为功能的恢复就是“用进废退”。适度锻炼对病人的功能恢复有好处。4.科学施护:掌握一定的康复护理知识,减轻自己和病人的损伤。临床中经常有病人被拉伤胳膊,或者患者家属累的腰痛的现象。这些通过正确的辅助都可以最大程度避免。
有哪些护理方法可以在家中就能做到
姜恒坤:有关科学施护方面,一般需要专业护理培训。但也有一些方法简便易行。做好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让患者时刻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很关键,在我科室住过院的患者家属都了解。我们临床称为“良姿位”,就是让肢体和躯干保持在一个抗痉挛体位,有利于纠正患者异常姿态。这个需要家属时刻帮助患者维持住,具体就是让上肢维持在伸展体位,让下肢维持在适度屈曲体位,让手腕处于伸展,患足处于背屈位(类似翘足背动作体位)。可以借助支具或者枕头,被褥等维持。
2.掌握具体的起卧动作和正确的床椅转移等。这些平时看似简单的动作,如果不正确将隐藏巨大隐患,容易加重误用综合征。例如,纠正一下错误的起床习惯。很多病人起床都是仰卧位,起床的时候需要用健侧手拉着东西,这样就造成患侧上肢屈曲痉挛,形成拐篓子姿势。正确的姿势是侧身起床,健侧在下,用健侧的手和上肢撑着床面起床。正是这些平时我们使用频率高的动作,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造成肢体痉挛性姿势异常。长久形成“误用综合征”,在后期康复过程中很不容易纠正。
3.让患者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每天清晨起床后让患者养成如厕习惯,在马桶上坐10—20分钟,形成排便条件反射。因为中风患者平素运动量少,胃肠蠕动差,不能等患者几天不排便再才想到通便。良好的排便习惯能减轻家属很大负担。
这些我们都提供免费培训,无论住院与否。我们都有专业人员教授家属相关技术和方法,欢迎大家来医院针灸康复科咨询。
04
医院耳鼻喉科于少棠主任讲解了耳朵的几个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摘要:
耳
于少棠:耳是司听觉及平衡觉的外周器官,按其解剖部位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从听觉的角度来看,外耳和中耳具有传导声音的作用,故合称为导音系,内耳有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感受装置。
耳前有一小孔
于少棠:这是先天性耳前瘘管,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所致,家系调查证实其遗传学特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位于耳前。病理为一狭窄的盲管,深浅长短不一,可呈分支状,从1mm-3mm以上,管壁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组织,管腔内常有脱落上皮,细菌等混合而成的鳞屑或豆渣样物,有臭味。
如何治疗
于少棠:无感染或无症状者,通常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出现局部瘙痒,有分泌物溢出者,宜行手术切除,对反复感染的瘘管或因感染引起皮肤溃烂者,应手术切除,但需要控制急性炎症,局部有脓肿者应切开引流,待炎症控制后再手术。
耳道内有块状物
于少棠:这是耵聍栓塞,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粘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状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如尘埃,小虫)等的作用。
耵聍是怎么形成的
于少棠:1、耵聍分泌物过多,因外耳道炎、湿疹、在灰尘较多的空气中工作,挖耳等使局部受到刺激,使分泌物过多。2、耵聍排出受阻:外耳道狭窄,瘢痕,肿瘤,义异物存留等均可阻碍耵聍排除。经常挖耳,可将耵聍推向外耳道深部,下颌关节运动障碍或耵聍被水浸渍等均影响耵聍的正常排出。
如何去治疗
于少棠:较小的或片状的可用镊子取出,成块的可以用耵聍钩取出,用上述方法取出困难的也可以用5%-10%的碳酸氢钠滴耳,3-4天待其全部膨化后再采取冲洗或抽吸的方法取出。如果有合并感染的应先控制炎症再取出耵聍。
经常挖耳好不好
于少棠:挖耳时不慎损伤外耳道皮肤,可造成细菌进入表皮层甚至真皮层,引起外耳道炎,正常人的外耳道耵聍呈微酸性,具有抗感染的作用,如果耵聍缺乏时,外耳道即失去其抗菌的“酸性外衣”,也容易引起外耳道炎,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经常自行挖耳。
外耳道瘙痒
于少棠:多见于外耳道湿疹和外耳道真菌病,湿疹主要特征为瘙痒,多形性皮疹,皮肤上可出现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结痂及鳞屑等损害,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变态反映,精神因素,神经功能障碍,内泌失调,代谢障碍等有关。
如何去治疗
于少棠:治疗上首先应该积极查找原因,予以排除,病因不明的注意调整饮食,吃清淡食物,避免饮酒,吃刺激性及具有较强变应原性的食物,如鱼虾蟹等,改变或停用奶制品。避免搔抓,忌用热水,肥皂等清洗,禁用刺激性药物。
还有一种情况会出现耳道瘙痒的疾病就是外耳道真菌病常见原因一为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增加,对真菌的生长繁殖有利;二是耵聍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耵聍缺乏,有利于真菌的繁殖,三是慢性中耳炎易合并真菌感染,可能与耳道内有分泌物,环境潮湿或长期滴广谱抗生素有关,四是挖耳造成的外伤所致,该病早期可无症状,只是查体发现,重视可出现耳内作痒,不适闷胀等,取其分泌物做做真菌检查即可发现菌丝体及孢子,可以用抗真菌的药物局部使用,重症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出现医院就诊。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