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 > 疾病案例 > 耳朵也会长ldquo脚气rdquo

耳朵也会长ldquo脚气rdquo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小本与您一起

健康防疫,科学护耳

年3月3日

是我国第21个全国“爱耳日”

“保护听力,终生受益”

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更多是

跑步→戴耳机

吃饭→戴耳机

乘地铁→戴耳机

打游戏→戴耳机

刷剧→戴耳机

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对于护耳的知识仅仅停留在

少用耳机,注意卫生的层面

殊不知,科学护耳还有许多知识点

快随小本前来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Q:

耳朵里怎么会有“脚气”?

28岁的小伙丁某因为左耳奇痒反复发作3个月,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小丁说,他平时喜欢用手指、棉签、挖耳勺等挖耳,还喜欢去外面采耳,但最近耳朵里瘙痒难耐,甚至严重影响睡眠,医院寻求治疗。

接诊医生在耳内镜下检查了小丁的外耳道,说他的耳朵得了“脚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小丁得的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因“脚气”同样是由真菌引起,医生便通俗地描述为耳朵生了“脚气”。

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介绍,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常见病,也叫外耳道真菌病。“真菌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一般情况下只是会让食物发霉,不易突破我们机体的防御,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会感染机体致病。”王鑫表示,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繁殖,耳道是一个一端封闭的狭长“管道”,这样的生理特点易让其成为真菌生长的温床。

可是真的很痒怎么办?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

给大家七点提示!

实用贴士

一是不要用棉签。耵聍一般只会出现在耳道外部,用棉签清理容易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造成阻塞。“用棉签清理耳道口周围即可,不要插入耳道深部。”

二是不能让非专业人士清理。“有些洗头店、洗脚店等场所的采耳服务,往往使用的工具未经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甚至可能带有其他客人的病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三是保持外耳道干洁。可用生理盐水、婴儿油和专门的耳道清洁油来清洁耳道,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注意,清洁液体可先通过涂抹在手腕上测试自身是否对其过敏。”

四是清理耳道时要避免被人触碰或受惊吓,否则很容易损伤鼓膜而造成中耳炎或听力受损。

五是不要挖得过深、过于用力。如果太用力,会损伤耳道皮肤,太深则会损伤鼓膜。“因此在掏耳朵时,如果有碰到东西的感觉就要停下来,那表示已到尽头。”

六是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朵。宝宝的外耳道皮肤更是娇嫩,皮下组织稀少,不正确的护理很容易导致宝宝耳朵受伤。

七是不要过于频繁的清理耳道。相关数据显示,临床上外耳道感染的病患,85%以上都是由掏耳不当引起的。“为此,千万别把掏耳当成一种习惯,若耳朵出现瘙痒、阻塞、疼痛、化脓等症状,要及时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治疗。”

Q:

熬夜会导致耳聋?

23岁的小邵,大学刚毕业,从事游戏开发工作。平时工作累了,他喜欢戴上大耳机看抖音解压。

在一次通宵加班后,小邵发现自己右耳就像隔了一层棉花,别人说话的声音总是很遥远,像闷住耳朵似的,甚至从位子上站起来也感到头晕目眩,连站都站不稳。

耳鼻咽喉科袁晖医生表示,“根据听力损失的水平判断,小邵已是重度突发性耳聋。

耳鼻喉科医师卢燕表示,因为长期熬夜休息不好,精神状态包括供血循环都会有影响。

卢医生介绍,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入耳式的耳塞,极其容易损伤听力,而患者往往难以发现自己的听力受损。

如何健康使用耳机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1

应当减少耳机使用时间,连续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长控制在1个小时内,不能使耳朵过度疲劳,超过1小时后就要让耳朵休息一会。如果是在家听音乐,可以外放。

降低音量听音乐,耳机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50%,最好在60分贝以下。

2

3

千万别戴着耳机睡觉,睡前想听点轻音乐助眠的话,可以用手机外放,并且设置20分钟定时关闭。

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听音乐,当你发现在嘈杂环境中音量调大到60%的时候还听不清那就该摘下耳机了,再接着听只会损伤耳朵。

4

现在的你

还在带着耳机看手机吗

赶快拿下来

扩散提醒更多人!

END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中国青年报、综合自杭州日报、看看新闻Knews、新闻夜航、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等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在后台联系删除。

点下“在看”,提醒更多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o.com/jbal/1207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