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一句话:“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是一种选择。”
选择善良是一件好事,有选择性地与人为善,则是一件又好又正确的事。
心存良善,更应懂得自保;择善而行,更应懂得把善良用对事给对人。
生活中,有五种忙,再善良也不能帮,帮了就是在害自己!
01
超出自己能力的忙,别逞强帮忙
在生活中要量力而行,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行善也同样需要把握好分寸。
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忙能帮则帮,超出能力的忙,别逞强去帮。
强撑着做老好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不仅让自己压力倍增,占用了自己的大量精力和时间,还可能事与愿违。
逞强帮忙,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你费了很大劲帮了忙,别人却以为是举手之劳,既不会感激,下次有同样的事情还会继续麻烦你。
第二种情况:承诺过帮助他人,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他人所托,既误了事又伤了感情,透支了他人对你的信任感。
懂得拒绝他人,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迹象之一。不帮逞强的忙,其实意味着给自己和他人都做出了最优选择:
既不为难自己,又给了他人新的选择。
这才是对己对人最负责任的表现。
别让“面子工程”,拖累他人;也别让“不好意思”,伤到自己。
量力而行,才能帮对忙,帮好忙。
02
伤害到另一个人的忙,别帮
生活中,如果帮助他人是建立在伤害另一个人的基础上的话,这样的忙别莽撞去帮。
因为,一时义气地帮忙了,不一定真的帮到了他人,但一定会有人受伤。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所谓的“善意”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伤害。
这样的话,你的善意,你的行为,其实是在作恶,并不是帮忙!
03
替别人做重大决定的忙,不帮
世界上最大的遗憾,其实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我本可以”。
而“我本可以”中有一种很惋惜的情况是:我的判断是对的,但我最终听了他人的选择,结果悔不当初!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既然当初听了他人的意见,就应该做好他人判断有误的准备。
替别人做重大决定的忙,别着急去帮。别让自己的热心误导了他人,别让自己的局限影响到了他人。
很多决定都能让人生产生巨变,所以千万不要做扼杀他人生命可能性的刽子手。
不要帮任何人做重大决定,即使你有更多阅历。
因为,你并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综合地考虑到全部的因素,有时候价值观的差异,会让对方失去他最想要的,从而遗憾终身。
不帮别人去做重大的人生决策,即使那个人是你最亲的人。
因为,那是他的人生,而你终究不是他。
慎重开口,别让他人的最大的遗憾,与你有关。
04
涉及金钱利益的忙,不帮
越是善良的,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心思纯良的人,很多时候不会对人设防,他们的善良就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听朋友讲过自己的北漂时的一段经历:
刚到北京工作时和一个女孩合租了房子,两个人性格很合得来,慢慢就变得很熟络。
有一天,室友开口向她借钱,告诉她说自己的家人生病了,急需用钱手术。朋友耐心地安慰了她一个晚上,还把自己几个月的工资都借给室友了。
室友离开一个星期后,就删除了她的全部联系方式,后来报警才知道自己是被骗了。
经常看到各种上当受骗的消息,有些骗子甚至还是自己身边的亲友。
因为爱,人就有了弱点和软肋;因为信任,人的智商和理智就会减半。
于是,很多人掏心掏肺地去帮人,却让自己负债累累,让家人也跟着受尽委屈。
朋友亲人之间,遇到为难的事情,偶尔救急一下是人之常情。但是,老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永远不要太信任一个人,因为人心易变,事事难料,有些忙帮错了,会让自己踏入泥潭。
涉及金钱与利益的忙,别盲目去帮,有风险的忙,慎重去帮。
要记住,你的身后还有一个家庭。
05
不被感激的忙,别委屈自己去帮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你习惯性的帮忙,别人习惯性的接受。时间久了,别人就不会对你感激。
网上流传这段故事:
一个人家庭条件比较好,隔壁家的2个小孩就经常跑到她家里来玩,儿子有什么吃的玩的她都大方地分享给邻居家的2个孩子。
有一次,她给儿子买了一个玩具,儿子特别喜欢就舍不得借给其他小朋友,她为此还骂了儿子一顿,但是儿子还是没听,邻居家孩子就很不高兴地回家了。
晚上,她原本打算去向邻居道歉,解释一下。却无意中听到邻居说她吝啬,连一个玩具都不舍得给孩子玩。邻居还抱怨她平时给自己孩子吃的东西分量太小,孩子都没有吃饱。
不被理解和感恩的忙,千万别委屈自己去帮。别让自己的善良粘上灰尘,也别让自己的真心被一次次践踏。
一个不理解你的善良,不懂感恩的人,即使你付出再多,他都以为你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
有一天当你无法再给予帮助的时候,他反倒会认为你“欠了他的债”。
人心不足蛇吞象,善意给错自损伤。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永远喂不饱一个不知感恩的灵魂。
一、总论大小乘修空,及密乘修大手印、大圆满、禅宗,皆属解脱道。解脱道对贪道而言。此二分道虽在密乘,然大小乘修空,亦属密乘解脱道之基础。解脱道所重者在见,贪道所偏者在气。故须了解解脱道、贪道修法之差别。(一)当先知小、大、密三乘各种见地之不同1、小乘修空根据人无我见——了知补特迦罗无有自性。从此修证,得解脱四果,取偏空涅槃。2、大乘修空根据无生见——了知一切法无自性。用多门观察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破小乘之专执人无我,而于四谛十二四缘着为真实。又破大乘唯识宗之执着识相,而决定:心、境一切诸法,唯是无生。3、大手印根据俱生智见——此见亦名法身见。了知一切诸法,即此无生、俱生之明体。于此明体,保持之、坚固之、运用之、纯化之,不必别修转舍转得之各种对治,亦不用八不争多门辗转观察,一切法从其明体,本为俱生智故。4、大圆满根据本净见——此见亦称大圆满见。一切诸法从本清净,无有生死涅槃等分别垢染。无缚、无解、无修、无证,自生自显,任运自如。即见、即修、即行、即果,即于诸法起时,刹那自性大圆满。5、禅宗不立任何见,有以果德机用显露——禅宗不立文字语句,不许有肯路,不许有迟疑,不许有定功,不许有领会,直以证量授受,以证量显现体用。(二)次当知小、大、密乘各种修空的作风不同1、小乘修人无我空,重在分析。2、大乘修空,因同时必修六波罗蜜及四摄,故成就时间甚长,接近众生甚密,故染污缘重,易生魔障。如遇犯戒众生,与彼同饮一河之水,经云亦受染污,然在菩萨,明知如此亦甘为之。又以救赎众生,不惜生命,世世为救他人而牺牲自己,故令时间拖延。此其修空之作风本身有别于密乘也。3、大手印修空之作风,有教授,有传承,有灌顶,亦有次第,分四阶段以修习之。与双身法配合,则使身体化光。4、大圆满不立四瑜伽,极其顿超,但重在本来清净见。与脱噶配合,亦能使身体化成虹光。5、禅宗重在机用透彻,连本来清净见亦不用之,捧喝之下,令人立地成佛。如上见地、作风两者,为此五事综合地、粗浅地分辨。兹特于下列分论中,作分级地、微细地分辨。二、分论此中显密修空之分辨,小、大乘修空之分辨,大手印、大圆满之分辨,大圆满与禅宗之分辨,层层比较,高下、顿渐、半满,自然明剖彻见矣。(一)显教修空与密教修空之分辨治学有两重功夫,皆不可少。首当会通,了知各各之同相、总相。譬如五事中,皆以空性为唯一条件。小乘修空。其空性之性质,非不同于大乘;密乘中三种修空,亦非别有一空性之性质。故宗喀巴祖师竟敢言小大乘之差别在福,不在修空性。然彼只知会通,故次当明辨。经过博学、审问、慎思,然后有才能智力去明辨之;明辨有素,切知各别之异相、别相,乃能把握其特优之点,身体力行之,故终之以笃行。是故在笃行之先,必须过一番明辨功夫,才知自己之足跟,究竟能够点在何等田地,方不自欺,方不自夸,方不自馁。显教修空,是依戒、定、慧通常进程,可谓因乘修空;依八不、四句,如理推究之。故其为其期甚久,为力甚多,为效甚微。密乘修空,有灌顶及果位方便,故称果乘。由上师成就果位之功德,施以果位之灌顶,传以佛在果位证取空性时之最大经验、最近证量、最快方便,使弟子立地得见明体,而且趋大印。则空性不属理论而属证德,是以快捷。有如火箭、雷达、飞机,此其大别者一。显教修空,而同时在缘起上修六度、四摄,与空性配合;试试错错,不必丝丝入扣,针针见血。菩萨牺牲生命多历年劫,以能先度他人为主旨。密教修空,同时在缘起果位实德上,有各种手印、咒语、方法、观想。凡佛在证果时所有经验,皆在密乘中传授,因显教所未曾闻,所未曾见,所未曾行者,不一而足;故于缘起上,密教尤快于显教者万万倍。且显教所有特点,实已作为密教之基础。但有修显而不修密者,绝无修密而不先修显者,此其大别二。(二)小乘修空与大乘修空之分辨1、小乘修空重分析,大乘修空重当体。小乘因重分析,分至极微不可破,于是极微之执犹存。又有二语为小乘惯用者:“外境极微无方分,能持心亦刹那无分。”于是内外皆不可破。在时间上,则唯许过去、未来为空,而现前之时间为实有。大乘则一切法当体全空,三世皆不可得。其空性不待分析方空,其自性从本以来为空性。故曰:“一切有为法,本来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真实义”。不待分析,当体本空。小乘所举瓶碎则瓶空,心所执此瓶相亦空,此种分析之空,大乘不取。2、小乘因配四谛之苦、集,而欲借空性之观,以逃避有苦;或配无明系统之十二因缘,而修逆行之灭谛,亦必借空性以灭之。此为一种消极空性之修法。故《俱舍论》及马鸣(小乘)所造《净化论》,所引佛圣教量修空各喻,如牛、婴、火等,皆有逃避之辞。如云:“某家见牛在途,误为已有,其后发现此牛实官家所放,非实我牛,急将牛放释,而自逃避,恐被官家擒去。”比喻我法本空,今执无我,必被人擒。此盖与苦果二谛配合,谓无明我执,实为苦本,故必除此我执,以免苦集。然大乘修空,重在空性同体,而配合无我利他,以发起同体大悲、无缘无悲。于是行六度,以三轮皆空;用四摄,而小我自灭,故有积极之修法。3、小乘依业感缘起而配合空性,重在守戒。大乘用真如缘起,而出生如华严宗所提倡之缘起实德十种玄门,由是积集福慧资粮而圆满菩提;故所证者为大乘涅槃,而非小乘罗汉四果可以比拟。按缘起与性空,一而二、二而一者,未有修性空而不修缘起者。亦未修缘起而不修空性者;惟其修空性有差别,是以修缘起亦有差别。(三)大中道修空与大手印修空之分辨大中道一名词,见诸贡师主译《祝拔宗大手印解析》文中,彼中云:“大中道为因,大手印为道,大圆满为果。”其所谓大,盖配合下二者而言,实则即指般若乘之中道也。然就此因、道、果三字,已有极强烈之比较观矣。显教属因乘,密教属果乘,已见显密修空之分析中,不必再赘。然以祝拔宗等大手印书,每每以显混密,故不得不详为指出。1、般若乘大中道依八不、四句、十八空、八喻等方法修习。由理推究,即境作观。大手印以显教修空作基础,进而取得如法灌顶,而依加持力得见明体;由此起修,故为果位修持,功德大异。2、般若乘必杂修四摄、六度,方与所发菩提心,令他先成佛,我后成佛主旨相合。金刚乘则重彻底出离,闭关专修,发“为度众生愿成佛”之心,务令剋期证得,究竟利他。故不杂修治病、同事等染污因缘。具详《苏悉地经》,以九断修空,十分严格,故能取证。3、般若乘依渐次次第,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此属通途。及其修止,亦必先修止,后修观,最后止观双运。金刚乘之大手印,得见明体,方可起修。明体之中,止观本来双运,明即为观,体即为止;故在初修专一瑜伽时,已属止观双运矣。《祝拔宗大手印》以专一瑜伽为止,离戏瑜伽为观,实属大错。依拙见:专一者,谓专心住于大手印之明体上,此中并无能修之止,及所修之境。明体自生自住于其本体上,故为果位修空之法。离戏者,虽执着明体之戏论,而非离空性观察寻伺上之戏论。4、依止、观双运起修,则属直径式之进行,前后相续进行故。依明体起修之大手印,是圆周进行。每一瑜伽是一圆周。初依明体时,即具有法身见等流因,其后每一瑜伽,依次实现。初于空性法身之范围无可增加,特于空性法身之内有智力光明,逐渐增进,乃至成就真正法色二身无分之佛位。其明体之体,即法身;其明体之明,所起缘起智光,即色身。显教中道修空,修一分,证一分。故菩萨初地,不知二地境界。通常所谓断一分烦恼,证一分法身。故其因乘路运,不可与密宗金刚乘大手印道相比拟。如乘汽车,各站各地明显经历,此属显教;如乘喷气式飞机,则鸟瞰大地,一目了然,不劳各站仔细留恋观览也。5、又密教所采之喻与显教者“能喻”虽相同,如大手印一味瑜伽所引水波、水冰、睡梦等喻,虽亦见诸般若经中,然其“所喻”则大有别。《祝拔宗大手印》及红教无垢光尊者之《虚幻休息法》未曾指明,致令黄教批评。拙书《大手印教授抉微》则已指明。其“所喻”者,在道即指空性而已,实为纯理的;而《祝拔宗大手印》之“所喻”,则指明体与妙用,实为证量的,而非惟纯理的。所谓水波者,水指明体,而波指一味之妙用。6、大手印之无修,指在光明空性缘起妙用上之无修垢。中道亦称无修,指在空性上之无修,指在断烦恼证菩提上之无学位。其证德必接近成佛之位,极难达到。大手印由灌顶力、加持力、法身果位实德之力,直接加持,其无修之位较易接近。无修之理论相同,无修之内容大异。若配三灌之空乐不二而进入无修,则果证大乐智慧身佛,根本为中道之显教所未曾闻,所未曾证。7、般若乘修空性,配合三轮体空之四摄六度修,既将修时展缓,不依令他先我成佛之愿力无尽,更无意乐将成佛之期缩短。反之,金刚乘修空性,除免于上述之迟缓原因不计外,又有其他加速方便,为般若乘所绝无者。如大手印之四灌,有初灌、二灌之加速果位方便,不惟具足般若乘修空依心方便,亦且加上金刚乘果位依气方便。如专论解脱道,亦必经初二灌之各种方便乃直修大手印;如兼及贪道,则更有第三灌之阴阳二气之方便,加速之力更强。大手印虽属解脱道之一,然第四灌者,原本第三灌出生,则贪道亦非无大手印也。特诸大手印加行中,方可列入初、二、三灌等法,不可如各译本中,直以修气为大手印正行,此点拙著《大手印教授抉微》已详述矣。8、般若乘真如缘起,虽不如唯识宗之赖耶缘起,偏重在心,而真如之理虽不限于心,然而真如妙心等词,在在皆与心配合而言。窃尝解此种心字,但指真如之精华,非专为心灵之心,而自别于他物也。真如缘起,本指万法,非一指心法。色法心法,皆包括在内。是以在般若乘中观理论上,非别色法而专指心法,乃心法、色法兼具。余所谓“三界唯缘,万缘唯空”,以显然别于唯识家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然而在实修上,并无建立五大气修法。大手印虽属解脱道,亦未必修五大气法。然其阶次,在初灌、二灌,或经三灌,或不经三灌,总有修气之加行。全其哲理,明明属金刚乘而金刚乘则明明标举六大常瑜伽,亦称六大缘起。故大手印在正行中虽不修气,在加行中,早有修气之基础。加以大手印定力加被,开中脉,融五气,化五光,亦果上必有之事,非般若乘所可乐受也。(四)大手印与大圆满修空之分辨大手印、大圆满二法,皆属无上瑜伽修空果位方便。在传承上言,大圆满出自红教库藏之法,黄教认为非真正印度之传承,而否认之。大手印在黄教虽不轻易谈及,然非不承认。库藏之法,非全不可信,亦非全然可靠,因后世伪造者,亦复有之。然吾人可以理观察,依法推究,其真正之法宝,固自不同。本文非专论库藏之真价值,特因大圆满本身,属红教库藏之法,不可不略论及。作者欲令读者对于大圆满能生信心,故先为介绍如此。至其优于大手印处,观贡师所云:“大手印属道,大圆满属果”。可以想见大概矣。”
商圈|投资|管理|思维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