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湖北经视报道了一则新闻《武汉婆婆每天掏几次耳朵,竟得了癌症!》,说是61岁的朱婆婆每天掏几次耳朵,最近被查出耳道上面都是肿瘤!
先来看下这报道
▼
婆婆掏耳朵几十年,患上癌症61岁的朱婆婆回忆,她从年轻时起就经常感到右耳朵痒,每次奇痒难忍,就拿挖耳勺掏一掏,这样一掏就是几十年。到后来,她甚至每天都会掏几次。
最近,朱婆婆的右耳突然疼得厉害,甚至出现流水、流血的情况,这下她慌了神,医院。
医生给朱婆婆检查发现,朱婆婆外耳道明显变窄,耳道上面都是肿瘤,确诊外耳道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耳朵怎么会患癌的呢?医生详细询问了朱婆婆的生活习惯,认为她经常掏耳朵就是导致发病的罪魁祸首。
随后,医生为朱婆婆进行了外耳道切除术,目前她的病情逐渐好转。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有的人常常用挖耳勺、发卡、火柴棍等掏耳朵,其实这样做对耳朵伤害极大。
医生介绍,“耳屎”——耵聍其实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会随着人们的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的活动而自行脱落,所以不必掏耳。
相反的,频繁掏耳可能导致耳朵损伤、感染,严重者发生耳聋、癌症等病变。一方面,掏耳工具不常清洗会滋生细菌,容易产生感染;另一方面,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硬物掏耳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长期掏耳慢性刺激都可能导致癌变。
无独有偶,厦门的小李也因为掏耳朵惹上了病。
小李是个有洁癖的人,见不得自己身上有污垢,几乎天天都要掏耳朵,每次掏耳朵都要用上两三根双头棉签,一直要掏到棉签上一点黄色都没有才罢休。起初的时候小李入睡前和起床后偶尔会觉得耳朵有点痒,他安慰自己可能是有人在想他,也没有放心上,继续掏耳朵。没想到耳朵经常越来越痒,甚至闷闷作痛。一直重复着“越搔越痒越痒越搔”这一恶性循环让小李难以忍受,医院检查后发现,爱干净的小李居然患上了霉菌性外耳道炎。
看了这些新闻
你有没有觉得有点怕怕
神马!
连耳朵都不敢掏了?
其实,也没那么恐怖啦!
只要注意方法
耳朵还是可以掏的
耳朵,你掏对了吗?一般人不需要掏耳朵医院耳鼻喉科叶海杉主治医师介绍,人体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多数情况下,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在空气中干燥而结成黄色薄片,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不断脱落排出耳外,根本没有堵塞耳道的问题,也不会因耳屎多了而影响听力。
耳屎虽然名字不雅但是对保护耳朵却是非常重要,耳屎的学名是“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起到维持耳道的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堵住耳道的不一定是耳屎叶海杉介绍,平时在门诊中会有一些患者来找医生“掏耳朵”。这些患者第一感觉就是耳屎堵住了自己的耳道,但却怎么也掏不出来,已经影响了听力甚至感觉到了耳朵疼痛。
其实这很大一部分是患了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并非是真正的肿瘤,。其并非真性肿瘤,而是由于患者自身耳朵自洁能力下降,导致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而形成乐囊状团块。久而久之会越长越大,挤压破坏耳道骨造成疼痛,如果还不进行清理,继续入侵破坏耳膜进入到中耳后,就得通过复杂的手术进行清理了。
掏耳屎有技巧如果真的想要掏耳朵。叶海杉建议使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把耳屎清理出来。如果是油耳,耳屎不易自行干燥和排出,可以自己用棉签,蘸少许75%的酒精,平时经常擦拭清洁外耳道。不要经常掏,一般半个月左右掏一次耳朵合适。
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耳屎分泌较多,不易排出会形成硬块,如果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不舒服、特别痒,或者有流水、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发生了耵聍栓塞或出现了炎症,医院进行就诊。
来源:湖北经视、海西晨报
记者:陈淑君、曾昊然
编辑:任旭萍
晨晨推荐新闻●●24日起,厦门火车站要这样进不想耽误回家过年的,你必须看看!
●●一岁儿子突然失明!只因妈妈的一个错误动作……
●●23岁姑娘CT下一扫,大脑、大腿密密麻麻全是虫!她从小爱吃这个……
厦门日报社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