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千岛湖,水秀天下!入夏以来,天气持续高温,千岛湖畔更是成为了广大市民戏水避暑的天然浴场,各室内游泳馆也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
但大家在游泳健身、消暑纳凉的同时,除了注意人身安全、以防溺水以外,往往会忽略对身体细节的防护。你可知道,游泳时若不小心,极易引起耳科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中耳炎和外耳道炎。近期就有一些市民朋友在游泳之后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甚至耳部流脓等症状而医院(医院淳安分院)耳鼻喉科就诊的情况。
发病原因1外耳道脏东西太多游泳引起外耳道炎症往往是因为外耳道没有搞好卫生,积累了太多的脏东西。外耳道耵聍栓塞,俗称“耳屎”,在遇水浸泡之后膨胀,压迫外耳道,导致疼痛发炎。因此,在游泳之前,最好把耳道清洁一下,把“耳屎”清理干净。但是,清理外耳道的时候也要避免用金属的挖耳勺盲目的往里面硬掏,医院让医生在直视下进行清理。如果在清理过程中造成外耳道擦伤,一定要停止游泳,避免引起感染。
2水质不太干净水质不太干净,水中的细沙和其他杂质也会进入外耳道内,导致外耳道炎。这时候,耳塞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装备了。
3游泳时呛水游泳引起的中耳炎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在于游泳时很容易呛水。尤其是初学者,由于着急慌乱或者没有掌握好换气的技巧,就会一边游一边呛,污水可能通过鼻-鼻咽-耳咽管通道进入中耳腔,水中的细菌就沿着耳咽管蔓延到中耳腔内,导致中耳炎。尤其是儿童,由于他们的咽鼓管短、平、粗,不似成年人的咽鼓管长而有自然的45°角,能对呛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孩子一旦呛水,污水易进入咽鼓管造成逆行感染。而一些游泳的老手则往往自恃技艺高超,喜欢跳水、潜水,这也会导致呛水或者因为压力的急剧变化而使鼓膜穿孔,引起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早期症状主要有耳痛、耳闷堵感和听力下降。往往是在游完泳之后一两天突然觉得耳痛,伴有耳闷、听力差;有些人可伴有流鼻涕、打喷嚏等,若没有及时治疗,病情控制不佳则会导致鼓膜穿孔,转变成慢性中耳炎。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医院诊治。尤其是有鼻窦炎的患者,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更应该及时就诊。
“但我们也无需紧张,更不必因噎废食,只要我们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尽情享受水中嬉戏的乐趣而免受耳科疾病的困扰
”注意事项①游泳时尽量避免做大动作(如跳水、潜水),避免呛水和压力急剧变化导致鼓膜穿孔;
②掌握正确的换气方法:游泳时要掌握用口吸气,用鼻出气的基本换气方法,防止呛水;
③正确的擤鼻方法是:鼻子呛水后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将水往外擤出(不要同时捏两个鼻孔用力擤),或者往后抽吸至嘴中再吐出;
④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内有病变(如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脓的患者暂时不宜游泳。
⑤游泳时可使用游泳专用耳塞,以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
⑥游泳后应保持耳内干燥,上岸后可歪头扯耳,单脚跳跃,让耳道内的水流出,千万不要乱挖乱掏。
作者简介:王红,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现医院医教科上班。业余爱好:写作,美食,骑车,乒乓球。相信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功。
欢迎来医院,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分享给朋友吧!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