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哦,喵呜~
在日常生活中,抠耳朵是一件让人觉得“很爽”的事情。尤其当耳痒难耐手指又够不到时,人们常常随便抓过一个工具来赶快解痒,火柴棍、曲别针、牙签、发卡……有什么用什么,殊不知,错误的方式可能会招致恶果!
为什么会耳痒?
耳痒是外耳道皮肤感觉神经受到轻微刺激引起的感觉,是外耳道皮肤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常见于外耳湿疹、外耳道真菌病、中耳炎长期流脓刺激耳道皮肤、耵聍堵塞、耳道异物、滴耳药过敏或过度浸泡、昆虫咬伤等等。也可由于全身性疾病导致或与全身性疾病同时存在,如糖尿病患者皮肤干燥,引起瘙痒;胆道阻塞,体内胆盐量增加引起瘙痒;尿毒症、血液透析等可引起全身性瘙痒,伴发在耳内。
注意啦!
耳道偶尔痒是正常的,在不导致损伤的前提下,偶尔轻轻掏一下耳朵也无妨。但反复、持续、强烈瘙痒甚至伴随异常分泌物时,医院耳科就诊,治愈疾病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自己随便抠抠了事。
有耳屎,怎么办?
耳屎,又叫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皮屑混合而形成的,分为干性与油性两种。不论干性油性,都是正常的。
过多的耵聍形成一个大硬块将外耳道完全堵塞,医学上称为耵聍栓塞。可能出现听力下降,可引起耳鸣、眩晕,有时甚至刺激神经引起反射性咳嗽。
出现这种问题,医院自己生产的便宜好用的“神奇耵聍水”—碳酸氢钠滴耳液,耵聍会逐渐被软化,经过护士姐姐温柔冲洗后,耳道就被安全地清理干净啦。
采耳很舒服,但是要慎行哦!
可是有的人已经养成了没事就抠耳的坏习惯,尤其在掏出一些耳屎后就更有成就感了,还觉得自己很讲卫生。甚至有一种“采耳”文化在民间流行很多美容院、足疗养生店等也逐渐开展起这项服务,舒舒服服掏耳朵也算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但是,耳科医生可没少见过采耳后出现外耳道真菌感染、鼓膜穿孔的……
自己掏耳朵坏处太多!要小心哦~
大部分情况下,在我们吃饭、说话、打呵欠时,耵聍会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悄悄自己从耳道里溜出来,不需要我们去清理。
频繁掏耳朵坏处多。比如:
·容易划伤外耳道皮肤,引发外耳道炎。
·外耳道受损伤,引起病毒感染,可能发生外耳道乳头状瘤。
·不小心捅破鼓膜,导致听力下降,容易诱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流脓。
·湿疹越掏越痒,更易反复渗出结痂,容易损伤皮肤合并细菌感染。
综上所述,平时不需要像洗澡一样定期清理耳道。
感谢有你
温馨提示
有时实在痒得厉害,不得不自己掏耳解痒时,要尽量选用清洁卫生的工具,避免用尖锐的物体,并远离他人,防止意外碰撞,轻轻的掏两下就好啦。
平时尽量预防感冒,保持耳道干爽清洁,愿大家都养成良好习惯,保护好我们的耳朵!
专家介绍
马秀岚,耳科病房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名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沈阳市领军人才,兼任辽宁省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主任,沈阳市听力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国家、省、市三级人工耳蜗治疗中心主任。
主攻方向耳科学,每年完成复杂疑难手术余例,不推患者,总是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出诊时间及地点:
南湖院区B座三楼周二上午特需门诊
南湖院区B座四楼周四上午著名专家门诊
来源:耳科病房:田媛马秀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