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一个40多岁的斯文大叔,休闲沐足是陪客户和谈生意必做的流程。经常光顾的沐足城提供“采耳”服务,尝试了之后,那种麻麻酥酥的感觉让老李感觉很是舒服,隔三差五的便会去掏耳朵。
直到有次挖耳朵的时候挖出一团毛毛的东西,这可把老李吓坏了,不是耳朵里长毛了吧?医院看医生,诊断出来,确实长“毛”了——真菌丝,霉菌性外耳道炎。
难道真的是掏耳朵引起“毛”吗?
原来,经常掏耳朵有时会损伤外耳道皮肤,破坏正常细菌群落。特别是在使用了未正规消毒的公共“采耳”工具之后,中招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净、整洁和舒适。
霉菌性外耳道炎检查时可见耳道内有白色、灰色、黄色或黑色膜状物,即干燥时呈痂皮状,即菌苔。同其他霉菌感染的皮肤病一样,霉菌性外耳道炎较顽固、愈后易复发,所以用药要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
供稿/五官科
编辑/严静
审稿/邱宇星
责编/林茂儒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