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耳朵包含外耳、中耳与内耳三部分,而俗称的“犬耳朵发炎”,其实是指外耳道发炎。由于犬外耳道的病因相当复杂而多样,它是因外耳道的构造,生理功能,与耳道内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或其它外来因素所发导致的结果,因而造成诊断与治疗上的困难。
一、犬外耳道之解剖构造与生理
犬的外耳包括两部份,一是耳翼,一是外耳道。外耳道自耳膜延伸出,与外界接通,是充满空气的通道。一般犬的外耳道其平均长度为5公分。呈L字型弯向耳膜,分为垂直部与水平部。外耳道是由两块软骨支撑,在软骨的表面覆有皮肤,而这皮肤大致之构造与功能就如犬体表一,含有皮脂腺、汗腺及毛囊,能保护犬的外耳道。除了外耳道表面的皮肤具有保护外耳道不受外界的直接伤害之外,耳垢也同样具有保护耳道的作用。耳垢覆与耳道表面,它是由皮肤内含腺体的分泌。
二、流行率与发生率
犬外耳道炎可高达25%,就品种而言,耳翼下垂或耳道多毛之犬种易发生,垂耳犬种如可卡犬和黄金猎犬。耳道多毛犬种如约克夏小犬种、贵宾犬和比熊犬。
三、致病原因
一般可将病因区分为三类:原发性、和继发性。素因性:包括犬种及犬耳道内之环境。耳道的结构特性,使某些犬种有较高的发生率。垂耳和耳道多毛犬种,因耳道空气流动性差,且易聚积耳垢刺激耳朵,一般认为这些是造成高罹患率的原因,耳道内之环境:犬耳内之防御功能异常足以影响其保护耳部的功能。如耳垢的成份因各种因素改变,则将无法达到保护耳道不受病原菌或霉菌的感染。原发性:原发性因素是指可以直接引发耳道内炎症反应的状况或疾病。包括:寄生虫、皮肤病、异物、创伤和肿瘤等。继发性。
四、临床症状
犬外耳道炎可分为三类,急性、慢性与终期外耳道炎。
犬患有外耳道炎时,最常为畜主发现的是爱犬有摇头搔耳的异常行为,偶有恶臭出现。外耳道炎之临床呈相出现频率最高的耳道内皮肤发生红斑与肿胀、耳漏(耳道流出排出物)、耳道上皮细胞呈鳞片状脱落、与各类不等程度之疼痛或搔痒症。犬有时因耳部疼痛而改变行为,如脾气暴燥、对家人具攻击性、或哀鸣哭泣;因搔痒导致自我伤害、耳翼表皮剥落、与而翼脱毛。当上述情况又伴随细菌或霉菌感染时,耳道之排出物成为脓性且潮湿,其气味令人有不愉快之感
慢性外耳道炎的特征是耳道皮肤出现不可逆性之增殖,此种情形有演变为终期外耳炎的可能。耳道之内层皮肤明显增厚,耳道之管腔便显狭窄,而这些病例常伴有耳部软骨骨化的情形。在患有慢性或严重外耳道炎之犬身上,常可见有中耳炎同时发生。当这疾病侵入内耳时,临床上将出现头部偏斜、耳翼下垂、身体倒向有耳疾之侧、运动失调、与失去听觉等症状。
五、诊断
患外耳道炎之犬其皮肤病的临床呈相,可作为兽医师找出确切病因与治疗方法的指标;畜主应告知兽医师爱犬是否曾经接受治疗,特别是皮肤病或内分泌性疾病,以及使用过之药物,如此将有助于诊断病因。除上述之外,耳垢之细胞学检验与耳道之检耳镜检查,对于检出病因和治疗有相当大之助益。耳垢之细胞学检验能快速地检测出微生物感染因子,提供治疗上的选择。
六、治疗
欲治疗外耳道炎,首要应了解耳道的正常生理与外耳炎的治病机序,更重要的是确诊病因。由于外耳道炎的致病原因多样且复杂,其医疗方法应视病情而定,建议畜主携爱犬就诊于兽医师,探寻出跟本原因。才能有效的治疗,真正为爱犬解除病情。
复诊,是治疗外耳道炎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外耳道炎的复发率高,所以需要畜主耐心的配合。畜主居家时为爱犬作耳部之清洁护理,应考虑耳垢的功用、清洁次数、与避免伤及耳道,有疑问随时清教兽医师。爱犬日常生活情形应多加注意,以提供兽医师较充足之诊断资源。
健康-
工作时间: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