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叫停二级以上(医院)医院门诊静脉输液,明年年底前,门诊全面停止静脉输液。
而安徽省早已在去年就已经公布“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为什么要取消大部分输液呢?因为:有些输液等于慢性自杀!
卫计委:门诊输液新规定年8月,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发出通知,要求该省医疗机构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并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
家医院将取消门诊输液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江苏加大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管理力度。
年7月1日起,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年底前,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医院,最医院将达到个左右。
另外,医师乱开抗菌药将被取消处方权。
与此同时,医疗机构将重点点评感染性疾病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等抗菌药使用“大户”,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处方权授予及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且6个月内不得恢复。
对于这一政策的出台,医院急诊室副主任秦海东认为是“大势所趋”。他告诉记者,国内患者只要一感冒发烧,医院挂水,有的老人医院,要求医生开一些活血的药挂挂来预防中风,其实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
根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人均输液8瓶!这个数字震惊了国内外。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偏爱输液打吊瓶呢?现在如果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三两下就打发你去打点滴了,一打就是三五瓶,起码也要花几百块。那么输液真的好吗?
1、输液并不能加快治愈,例如感冒发烧,输液、吃药甚至自然调理三五天都能恢复。
2、输液成本高,输液药品售价是一般药品的数倍。
3、输液会产生抗药性,输液成分大量都是抗生素,对细菌才有作用,而对病毒性感冒发烧基本没有作用!
4、输液过程并不安全,容易引发输液反应,其中的微粒会残留在身体内。
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
内科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9、高血压亚急症10、慢性浅表性胃炎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3、轻度结肠炎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17、急性膀胱炎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19、单纯的房早、室早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外科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3、轻度软组织挫伤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5、浅静脉炎6、老年性骨关节炎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9、慢性劳损性疾病10、.慢性膀胱炎11、慢性前列腺炎12、前列腺增生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14、精囊炎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儿科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妇科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1、慢性盆腔炎2、慢性子宫颈炎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4、前庭大腺囊肿5、阴道炎、外阴炎6、原发性痛经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健康在合肥
传播健康资讯
倡导健康生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怎么预防白癜风谁看好了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