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你有没有掏耳朵的习惯呢?
是不是掏干净后的感觉特爽,
感觉整个世界的声音都透彻起来了!
很多人都喜欢这么做,
闲下来的时候就喜欢用棉棒、棉签掏耳朵,
甚至随手用起火柴棍、发夹、小钥匙等锐器,
却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掏伤自己。
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的门诊室,每天至少五六名患者因为耳痒、耳痛、耳闷来就诊,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过度或不当掏耳屎导致。
挖耳朵时用力过度患上外耳道炎
最近,有一个在哺乳期的海宁妈妈,因为耳朵痒,自己去掏耳朵,结果掏完后,耳朵疼,医院耳鼻喉科一检查,竟然患上了外耳道炎。
“我给她做了检查,发现外耳道炎很厉害,整个外耳道都肿了,耳膜都看不到了,里面有肉芽。”昨天,市中医耳鼻喉科医生张晓红介绍。
哺乳期妈妈接受检查▽
像这位女士的情况,就是挖耳朵时用力过度,损伤了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就会形成外耳道炎,“如果方法不当,还会将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甚至会影响听力。”
无独有偶,6岁的男孩因为耳朵疼,妈妈带他过来就诊。原来,几天前,妈妈给孩子掏过耳屎,过了两天后,孩子感冒了,出现耳朵疼的症状。
医生为小患者取出耳屎▽
张晓红给男孩检查了一下耳朵,发现里面有耳屎,把耳屎拿出来后,再往里面看,发现男孩得了急性中耳炎,“一般来说,像这样的急性中耳炎是由于感冒引起的。”张晓红介绍。
但她接诊过的有些小患者,白天家长帮孩子掏了耳朵后,半夜小孩出现了耳朵疼的情况,到医院检查,属于掏耳朵掏伤后,引起的外耳道炎。“儿童的耳道较成人窄,而且皮肤免疫力也更脆弱,不当的掏耳甚至会引起外耳道炎。”
耳屎没必要经常掏
其实耳屎真的没必要经常掏,除非耳屎堵塞了整个耳道引起耳痛、听力下降。
什么是耳屎呢?耳屎的学名是“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维持耳道内环境稳定。
医生取出的耳屎▽
张晓红介绍,人体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多数情况下,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在空气中干燥结成黄色薄片,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不断脱落排出耳外,一般情况下不会堵塞外耳道。
“除非耳屎堵塞了整个耳道引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时,才需要清理,千万不要自己胡乱掏耳朵,以免出现感染等意外。”她介绍,总之,没有症状的耳屎是不用掏的。真的有了那些不舒服的症状,也请挂个耳鼻喉科的号,找医生帮你掏。
医院常规的处理方法
一是医生在直视下用镊子夹取;
二是如果很难弄的话,先用滴耳液浸泡,待软化后,医院用专门的设备予温水冲洗。
网络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感觉耳屎堵住了耳道,但怎么掏也掏不出来,已经影响了听力甚至感觉到耳朵疼痛,就有可能患了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胆脂瘤并非是真正的肿瘤,而是由于患者耳朵自洁能力下降,导致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而形成囊状团块。”张晓红介绍,久而久之会越长越大,挤压破坏耳道造成疼痛,如果还不进行清理,继续入侵进入到中耳后形成中耳胆脂瘤,就得通过专业的方式进行清理了。
日常养成护耳习惯1、保护头部
头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意外,都请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头部受到损害可造成听力损害,严重者导致耳聋。
2、拒绝经常掏耳朵
频繁性的掏耳朵,会引发耳道等损伤或者被感染,导致听力下降。
3、防止水流入耳
在洗头、洗澡时水流入耳内,很容易引发外耳道炎。
您点一个
就是对报姐最大的鼓励~
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