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8岁的洪先生偶然发现左边颈部有一块鸽蛋大小的肿物,开始以为是痰火核,自己煲了一些凉茶喝。然而喝了一段时间凉茶后,肿物非但没有变小,好像还慢慢变大了。洪先生的家人觉得不对劲了,于医院就诊,医生马上让他做了CT检查,结果提示:鼻咽癌并双颈部淋巴结转移。这份报告,让洪先生一家瞬间晴天霹雳,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洪先生来到了广州,住进了我科。由于洪先生之前已在外院做了CT,我便让洪先生做一个鼻咽镜活检和MRI,活检病理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癌,MRI示:鼻咽癌并周围组织侵犯及颅底骨质破坏,疑海绵窦受侵,左锁骨上、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诊断很明确:鼻咽癌,局部晚期。
由于肿瘤范围较大,先予TPF方案化疗2个疗程,肿瘤明显缩小。于是再予根治性放疗,采用IMRT设计,一共放疗33次,放疗期间配合顺铂同期化疗2个疗程。之后复查MRI,鼻咽肿物及颈部淋巴结完全消失。洪先生简直感觉重获新生,一家人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我除了祝福他,还叮嘱他今后要按时回来复诊,头两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包括B超、核磁共振、胸片;第四和第五年,则可每半年复查一次;五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即可。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要立即回来检查。如今,快过去一年了,洪先生一切如常,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鼻咽癌又名“广东瘤”,在两广地区相对高发,又是放疗科相当常见的病种,今日就临床中病人最常询问的问题,和大家聊一聊。
医生,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第一,遗传因素。很多人都听说过鼻咽癌这个病名,它又名广东瘤,原因是此病的分布很特别,以中国南方,特别是居住在华南沿岸的人群此病最多。除广东人外,爱斯基摩人竟然亦发现此症,西方人反而甚少发病。中国人与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习惯差异很大,怎么会有这个现象?医学界尚未有定论。鼻咽癌患者具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如侨居国外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保持着较高的鼻咽癌发病率,这一方面可能是病者的遗传基因有毛病,致下一代患此病的危险较高;另一方面,与家族的生活习惯有关。鼻咽癌的形成,食物与环境很可能是其中的一些因素。有研究显示,幼年时进食大量咸鱼,可能会提高发病率。
第二,与EB病毒有关。此病毒在世界各地都十分普遍,大部分的成人在少年时已接触过这种病毒,只是一般都没有病症或轻微病症,所以不容易觉察,但这种病毒在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却相当高。到底是EB病毒令体内细胞病变引致癌症,还是细胞病变之后令这种病毒更活跃,医学界仍在研究。但这种病毒的抗体可帮助诊断鼻咽癌,若血清中的病毒抗体异常高的话,我们一般会建议做鼻咽镜等相关检查,查清是否罹患鼻咽癌。这种血清检验是现时体检最常用的鼻咽癌普查方法。
得了这个病会有什么症状?
由于鼻咽的位置十分隐蔽,早期的肿瘤不会使患者感到什么异样,因此大多数鼻咽癌都无法早期发现。但随着肿瘤的生长和增大,病人会出现一连串不适。70%以上的病人在初诊时已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大部分都没有痛苦感觉,这是由于癌细胞扩散引起的。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在脖子上触摸到“包块”而就医。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无疼痛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流鼻血也是一个常见的表现。若无故出现流鼻血现象,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另外,由于肿瘤藏在鼻腔后面,肿瘤逐渐增大时会引起鼻塞。有些分泌物会向后流到喉咙,产生鼻涕后滴现象,患者可能误以为是普通痰液而被忽略。由于鼻和耳是由一条管道连接,如果管道被肿瘤堵塞,病人会有耳鸣,甚至有听觉失灵等不适。到后期,肿瘤开始侵蚀头颅骨和附近的神经,病人会有头痛、复视、斜视和面部麻痹等病症。病症出现时间越长,肿瘤越有机会生长,治愈可能性越小。所以当发现自己有以上症状时,医院进行检查。
这个病能治好吗?怎么治疗最好?
鼻咽癌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所在部位解剖结构特殊,鼻咽癌藏在头颅中间比较深入的位置,且附近有脑干等重要组织,要动手术并不容易,因此,跟其他肿瘤不一样,手术不是医治鼻咽癌的主要方法。
目前,放疗是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放疗是用极强的辐射线照射患处,以杀死癌细胞。病人接受放射时,不会感到电流穿身或有什么不适。整个治疗需分割30余次,如每周5次,需要6~8周。原因是医生每次只用较低的辐射剂量杀掉癌细胞,好让正常细胞有更新的机会,务求将病人治好而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随着诊断技术和放疗技术的提高,现在适形调强放疗(IMRT)已经成为鼻咽癌治疗的主流。我们可以根据患者自身肿瘤侵犯的范围,绘制相对个体化的靶区,以精确的定位方法,把辐射从多方位集中射向肿瘤,尽量减低其他正常组织所受的辐射量,实现精确放疗。目前看来,大多数鼻咽癌通过放疗治愈的机率是相当大的。
很多患者确诊后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放疗。放疗前必须做许多的准备工作,并不是确诊后就可以马上开始的。由于放疗要分多次进行,而每一次都要十分准确,疗程开始之前,技师会为每一位病人配制一个透明或带孔的面罩,让病人接受放疗时套在头部,以防放疗时头的不自觉移动。这个面罩亦称面模,上面标有医生预定的治疗部位界线,以保证放射范围能重复和准确无误。做好面罩后病人需要进行定位CT的扫描,然后放疗科医师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勾画靶区,制定放疗计划。在放疗开始前还必须进行复位验证靶区是否得到精准照射,可见放疗的实施真的是一环扣一环,一般从确诊到开始治疗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放疗会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和口干,增加蛀牙和牙周病的发生。病人需让牙医详细检查口腔,拔除金属牙,拔除残根龋齿,拔牙后需要休息一周左右再开始放疗。此外必须戒除烟酒,忌食辛辣燥热煎炸肥腻之品。
很多患者初次听到放疗都会恐惧,认为射线照射会痛苦,其实病人接受放疗时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但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功能受抑制。口腔内的腺体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消失,病人会出现口干、味觉变异、喉咙痛等不适,口腔内膜会发炎,甚至出现溃疡,令病人感到疼痛,影响进食。放射治疗时,为使这些症状减轻,可常备一个饮水瓶,经常湿润一下口腔,每天饮水量在ml以上,经常用金银花、麦冬泡水喝。另外,病人可自配淡盐水漱口或用多贝氏液含漱,漱口液每次含漱至少要有1分钟。有助保持口腔湿润。溃疡局部自喷涂西瓜霜喷剂或双料喉风散喷剂,并做张口牙齿运动,使口腔粘膜皱壁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的生长环境,防止口腔继发感染。口腔溃疡疼痛影响进食者,餐前30分钟用0.1%的卡因复方维生素B溶液,即复方维生素B溶液ml+2%的卡因5ml,口含2—3分钟,可减轻疼痛,增加食欲。
必须强调的是,治疗期间虽然病人口腔感到极为不舒服,但亦应尽量进食高蛋白质及热量的食物,以加速恢复体力。我们时常发现有病人在放疗期间因为口腔黏膜的疼痛减少进食,结果就是越不吃东西,疼痛就越厉害,形成恶性循环,我常常告诉病人任何药物都没有自己多进食有效,可见营养支持在缓解病人放疗反应的重要性。
为了预防颞颌关节僵硬、功能障碍,应持之以恒,每日做张口运动次以上。此外,病人接受放射范围内的皮肤和嘴唇会有灼伤的现象,故需避免接触肥皂及含药性的清洁剂、润肤液,并避免让阳光或紫外线直接照射。总之,患者应该树立信心,要勇敢坚强,有不适便告诉医护人员,切勿因不适而中断治疗,一定要与癌症搏斗到底,否则功亏一篑。
对于局部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放疗联合化疗被证实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鼻咽癌到底应该怎么打化疗,是放疗前,放疗中,还是放疗后打,确定最佳的放化疗结合模式是目前鼻咽癌研究的重点。我们临床发现,对那些局部肿瘤巨大的患者,如果一开始就给予放疗,反而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对这类病人,如果在放疗前先给予2-3次的化疗,通过化疗缩小肿瘤,缓解局部症状和体征(如出血、疼痛或梗阻),初步探明化疗疗效,待肿瘤缩小后再予放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肿瘤扩散。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化疗有可能造成化疗后病情复发和进展。若1-2周期化疗后肿瘤消退不佳,提示因尽快放疗,且同步放化疗。
放疗后会发生哪些后遗症?该怎么避免?
放射治疗在治愈肿瘤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损伤正常组织和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人在放疗后可能出现一些长期的后遗症,最常见的有口干,这是由于分泌唾液的腺体组织功能衰退。
另外,病人放疗时听路剂量过高,或者因为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肌肉的纤维化、粘连和闭塞,较易患中耳炎、听觉减退等。可以通过纤维鼻咽镜进入鼻咽后抽吸鼻咽部分泌物,尤其是侧壁咽口处,部分病人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厉害的话可以考虑经鼓膜穿刺抽液,另外耳道内用一些滴耳液,全身可以考虑抗生素治疗。
牙关可因辐射引起硬化,因此病人会觉得牙关较紧,但若病人经常保持口部开合运动,可以减轻这方面的影响。除上述情况外,亦有极少数病人因脑垂体受放射影响,内分泌不平衡,又或神经受损影响功能,但这些都是比较少见的后遗症。放疗已是一种医治鼻咽癌最有效而后遗症最少的方法。放疗同时、放疗后适当配合中医中药治疗,也是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好办法。
我们是来自广州医院、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的医生团队:
廖志伟医生廖志伟,男,肿瘤学博士,广州医院副主任医师。师从放射肿瘤专家刘孟忠教授,管迅行教授。兼任广州市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一直致力于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和基础研究。精通临床各种肿瘤的放射治疗工作。在肿瘤常规外照射治疗,放化疗综合治疗,超分割及大分割放射治疗及近年来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IMRT、IGRT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工作以来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并取得了广州市卫生局立项课题一项及广州医科大学校级项目立项课题两项。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陈壮忠医生陈壮忠,男,医学硕士,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主治医师,师从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林丽珠教授。兼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致力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工作,担任肿瘤的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出版《肿瘤中西医治疗学》等专著,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目前已经在《中医研究》、《光明中医》等专业杂志发表各类论文10来篇,在《家庭医生》、《羊城晚报》、《中国中医药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杂志发表科普作品近来篇。
对肿瘤防治、康复等有任何的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成功康复案例,养生防病方法等,请长按下面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