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睡眠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往往是在向家长报告他将要或已经患了某些疾病。因此,父母应学会在婴儿睡觉时观察他们的健康情况。
听睡觉时的呼吸声
正常的婴儿在睡觉时比较安静,呼吸均匀而没有声响,有时小脸蛋上会出现一些比较有趣的表情。
若在熟睡时,尤其是仰卧睡时,鼾声较大、张嘴呼吸,而且出现面容呆笨,鼻梁宽平,则可能是因为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所引起的。
看睡觉时的出汗状态
有些婴儿,在刚入睡或即将醒时满头大汗,可以说大多数婴儿夜间出汗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大汗淋漓,并伴有其他不适的表现,就要注意观察,加强护理,医院检查治疗。
若婴儿睡后大汗淋漓,睡眠不安,再伴有四方头、出牙晚、卤门关闭太迟等征象,有可能是患了佝偻病。
注意睡觉时的小情绪
若睡觉时哭闹,时常摇头、抓耳,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中耳炎。
若睡觉时四肢抖动,则是白天过度疲劳所引起的。不过睡觉时听到较大响声而抖动则是正常反应。
若夜间睡觉前烦躁,入睡后全身干涩,面颊发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可能预示他即将发烧。
注意睡觉后的小动作
若是睡觉后不断地咀嚼、磨牙的话,则可能有蛔虫,或白天吃得太多,或消化不良。
若睡觉后用手搔屁股,且肛门周围有白线头样的小虫在爬动,则是患了蛲虫病。
若婴儿睡着后手指或脚趾抽动且肿胀,要仔细检查一下,看是否被头发或其他纤维丝缠住。
爸妈不仅要通过睡眠观察宝宝的健康状况,还要让宝宝拥有好的睡眠。
宝宝睡眠训练睡眠训练,一定要全家统一战线!全家统一战线!全家统一战线!重要的事情说3遍,不然你训练半天都是白费的,别人过来一抱一哄就废了。
保证白天的睡眠质量
白天一定要睡得好,睡得饱,晚上才有训练的可能,不然宝宝会极其疲惫、焦躁不安,尖叫哭闹无法入睡。
最开始,爸妈可以着重晚上的睡眠训练,所以白天依旧抱睡奶睡,确保宝宝睡着睡够,直到晚上睡眠训练颇有成效后,才开始白天的小睡训练,果然一下子就成功了。
要有固定的睡前步骤
这个要特别强调,睡觉前一定要有一套一成不变的睡前步骤,这样宝宝就会明白:哦,这是要睡觉的节奏啊,我要赶紧预备睡觉喽。
睡前步骤很简单:洗澡、更衣、涂油、开夜灯(在宝宝进入睡眠状态时关掉夜灯),然后开始喂奶,喂完奶拍奶嗝,放入睡袋,打开安抚海马,塞入安抚奶嘴,然后躺在边上安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