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
很多小孩喜欢泡在游泳池里消暑
但游泳时很容易导致耳朵进水
若不注意则会引起外耳道炎
近日
我国因游泳耳道进水
引起的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的
孩子不断增多
明明非常喜欢游泳,每年放暑假都会到泳池游泳,家长也非常支持他,认为游泳是一门求生技能,既能锻炼体质,还可以消暑。但是,前几日,明明到泳池游泳回来后,常感觉右耳朵传来阵阵疼痛,听人说话像是隔了一层东西。家医院就诊,明明接受检查后被诊断为外耳道炎。
原来,由于明明耳朵里积累了太多的脏东西,外耳道耵聍栓塞,俗称耳屎,在遇水浸泡之后膨胀,压迫外耳道,导致疼痛发炎。目前已经开始化脓了。
专家说
夏日泡泳池
一定要注意耳道卫生
否则
小孩因此患了外耳道炎或中耳炎
后果不堪设想
外耳道炎是导致儿童失聪的一大凶手
儿童患上外耳道炎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严重影响到宝宝的听力发育,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丧失听力。
当外耳道炎症状表现为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时,通常易导致皮肤肿,鼓膜被遮蔽,引起听力下降,从而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由于外耳道炎分泌无刺激,屏间切迹或耳垂亦可受累。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有压并可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
儿童耳疾
游泳并不是主要原因
家长们也无需紧张
更不必因噎废食
只要注意好以下几点
就可以让孩子尽情享受水中嬉戏的乐趣
而免受耳科疾病的困扰
游泳免受耳疾,这些方面要注意
告诫孩子游泳勿做大动作(如跳水、潜水),避免呛水和压力急剧变化导致鼓膜穿孔。
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换气方法,即游泳时要掌握用口吸气,用鼻出气的基本换气方法,防止呛水。
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擤鼻方法:鼻子呛水后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将水往外擤出(不要同时捏两个鼻孔用力擤),或者往后抽吸至嘴中再吐出。
游泳时可让孩子使用游泳专用耳塞,以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
游泳后应保持耳内干燥,让孩子通过歪头扯耳、单脚跳跃让耳道内的水流出,切勿让其乱挖乱掏。
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内有病变(如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脓的患儿暂时不宜游泳。
温馨提示
孩子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医院诊治,切勿乱用药物,一定要找专业医生来诊断,根据医生的医疗建议用药治病,否则一旦医治不当,耽误病情,容易造成孩子听力受损。家长带孩子游泳前要清理耳屎,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和鼻夹,如果其间有水进入耳朵,要及时清理耳朵进水,但切记不要自行乱挖。
文/六六
编辑/六六
图源/网络
策划顾问公司/湖南橘井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