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朋友们??小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是3月3日,国家爱耳日。老师?准备了一个爱护耳朵的小动画,请家长们播放给小朋友们看哦让孩子们了解到小耳朵要保护。观看完小动画,请小朋友们争做“小小爱耳宣传员”把我们学到的护耳知识告诉更多的人吧。儿歌《保护耳朵》
小耳朵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
听音乐带耳机,声音不要开太大。
马路上有噪音??,捂住耳朵不要听。
北风北风呼呼吹??戴上耳罩不怕冻?。
耳朵耳朵用处大我呀一定保护它。
节日来历
01
中国爱耳日
中国新生聋儿数量多,康复需求大,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只能达到年训2万名的能力。因此,除采取必要的康复手段外,积极开展预防,防止耳聋发生、控制新生聋儿数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此,中国残联、卫生部等十个部门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并于年3月开展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这对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02h
国际爱耳日
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所以今天既是国际爱耳日又是中国爱耳日。
最伤耳朵的七个坏习惯
1、长期戴耳机听歌
如果耳朵长期受到过量声音刺激,耳蜗的毛细胞会产生代谢紊乱,供血及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从而导致噪声性听力问题。不仅如此,耳机将外耳道口紧紧塞住,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2、游泳前后不注意检查耳朵
游泳时耳道进水、呛水引发的耳朵疾病,主要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是耳朵不适、耳朵闷胀、疼痛、听力下降、流胀等。游泳池的水中有很多细菌,儿童的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加上抵抗力低,位于耳鼻喉的细菌容易侵入,造成发炎。
3、用力擤鼻涕、吸鼻涕
用力吸鼻涕或擤鼻涕,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用力擤鼻涕,鼻涕从气道跑到别的地方,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鼻窦引起鼻窦炎,也可能会使鼻涕挤入泪管引起眼结膜感染,甚至挤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4、对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会
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防治措施,为积极治疗鼻腔和鼻咽疾病,并使用药物促进中耳液体吸收及吸出,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
5、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
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情绪高度紧张时,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现在的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患者在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鸣,出现“嗡嗡”声,感觉到声音遥远,然后突然听不到声音。
6、乘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很多人会感到两耳发闷、疼痛,听到声音变小、头晕等症状。这是因为飞机从高空急速下降引起鼓室内外压力差值过大,造成的中耳损伤,即耳气压伤或航空性中耳炎。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注意做吞咽动作,防止航空性中耳炎,必要时使用药物以收缩血管。
7、滥用抗生素
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药物性耳聋比较常见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会很好地控制感染,可同时引发的副作用是损害脑神经,引起耳聋。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早检测,进行预防。
如何保护好耳朵?
1、远离噪音
首先减少接触,不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隔离噪声损害的最重要举措。戴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2、睡觉时候不要听歌
因为枕头很可能成为帮凶——把耳塞塞得更紧,令声音对鼓膜的冲击力增加。而且,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3、做好防护
身处噪声环境,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并养成良好的护耳习惯,不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并及时治疗耳部疾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