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 > 疾病预防 > 耳朵进水了教你4个方法及时排出耳内的水

耳朵进水了教你4个方法及时排出耳内的水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5252031.html

我们在游泳、洗脸、洗澡的时候耳朵经常会进水,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十分不舒服,那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保护耳朵的方法NO.1常按摩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NO.2熄肝火老年人由于身体的条件不如从前,而且经常容易出现暴躁易怒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身体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引起二耳朵的异常,影响听觉神经的正常运行。有时就会引起听力的退化或是耳聋现象,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持心情的愉悦。NO.3避噪音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NO.4戒挖掏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蘸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NO.5慎用药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4、侧卧法:以上方法都试过之后,晚上睡觉的时候躺下侧卧,也就是进水的那个耳朵,但是不要堵着,因为堵住之后会有气压影响水的流出。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应暂时停止游泳,医院检查,对症治疗。怎样防止得耳病呢?1.要作好游泳前的体格检查。外耳道有耳屎,应及时取出,以免泡胀后引起发炎疼痛。患有中耳炎的人,如鼓膜有穿孔,脏水可直接进入中耳,能使中耳炎加重,因此,必须修补好穿孔,经医生检查同意才能游泳。2.游泳后应及时把外耳道内的积水排净。排水时,头部歪向积水的一侧,用同侧的手掌轻轻托打头部,就可将水排出。如耳内发痒,可用75%酒精棉轻擦外耳道,禁用手挖。如感到疼痛应及时诊治,服用抗生素。另外,用蘸有几士林油的脱脂棉塞紧外耳道,可起保护作用。3.鼻子呛水后,应按住一个鼻孔,轻轻将水擤出(不要同时捏两个鼻孔用力擤,以免将水反压入中耳)回吸至口内吐出也行。4.跳水时要注意姿势和方法,不要使耳朵直接受水面的拍击,以免震击鼓膜破裂。一旦发生鼓膜破裂,应及时排出外耳道及中耳腔的积水,服用抗生素和维生素C,防止感染并促进鼓膜生长。我们游泳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耳朵进水的情况,其实在游泳的时候注意一下入水的姿态,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耳朵进水的。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要经常掏耳朵,噪音太大的地方不要久待,及时远离保护耳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o.com/jbyf/1150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