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 > 疾病预防 >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看完这篇科普保护好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看完这篇科普保护好

短短几天之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像风暴般占据了人们的话题中心。

我们搜集、综合了一些权威的疫情消息,为大家整理成了这篇文章,帮你用最简洁的方式了解它。

1

罪魁祸首是谁?

这次疫情,最让人担心的是两个关键点:

一是存在人传人现象;

二是已有15位医务人员被确诊感染,其中危重症1例。

▲来源:

央视新闻

疫情通报显示:从地理分布、感染人群来看,这种病毒与武汉海鲜市场里出售的各种野味关系密切。但涉事的海鲜市场关闭以后,陆续又出现了新的感染病例。

目前已经确认的病例,几乎都跟武汉有关系,其他城市的患者或者他们直接接触过的人,基本上都去过武汉,有过短暂停留。

经过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此次的病毒,最大的可能是由野生动物传染给人。

▲香港大学专家潘烈文也表示,病毒是从野生动物身上传播到人身上,进而传播开来的图片来源:CNN

都知道年的非典与果子狸有关。

原理是这样的:那一次的SARS冠状病毒,贮存宿主是中华菊头蝠,中间宿主是果子狸,病毒是通过蝙蝠传给果子狸再传给人的。

▲果子狸曾一度被认为是SARS元凶,后来发现它只是中间宿主,只是因为一些人爱吃它的肉,因而成了“背锅狸”

后来又出现了一种MERS冠状病毒,贮存宿主是单峰骆驼。

可以想象,野生动物被关在笼子里长途运送途中,病毒可以传播给很多只动物,它们在海鲜市场待售时又可以间接传播给更多动物……

本来,这次的病毒并不像17年前的SARS那样容易传染,但凶险就在于,病毒是会发生突变,从不易传染变成高传染性的。

只有寻找到那个宿主动物,才能大概率防止疫情一再发生。

▲网传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某摊位的野味售价表来源:微博

阎小骏

但,大家发现最根本的症结了吗?

如果我们不吃、不买、不捕猎野生动物,严格地按照法律法规取缔野生动物市场,那么,这种病毒的传播概率会极大减少。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说到底,很多时候人类的口腹之欲,看上去毁掉的是动物,其实伤害的却是自己。

在这个问题上,人类的自我约束才是防范凶险的源头。

2

恐慌中该做些什么?

仿佛忽如一夜,药店里口罩卖到脱销,一些被传有“预防效果”的药物也几乎售罄。恰是春运最高峰,密集的人员、大规模的流动,觉得恐慌也是人之常情。

▲街头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口罩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但我们无需过度焦虑。

身体的状况,会以细微却清楚的状态告诉自己的主人。只要稍微留心,异常就能被及时发现。

据疾控部门提醒,一旦出现这些异常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咳嗽;

发热超过38℃;

呼吸困难,深呼吸感到疼痛;

心跳加快;

感冒或流感好转后突然又恶化;

打寒战。

一旦出现其中一项,就需医院就诊。实在不方便出门,也要医院,告知医生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时被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这就意味着,暂时还没有严重到甲类传染病的水平,但也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安利一下:甲类传染病主要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必须在发现2小时内迅速上报。

乙类传染病有26种,包括很多我们熟悉的名字:艾滋病、非典、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禽流感、麻疹……等等。乙类传染病发现之后,城市6小时内必须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

手机上刷屏的新消息,快速而透明的通报,不是为了制造恐慌,而是为了让我们更了解敌人。

还有人因为谨慎而显得“脑洞大开”:需要拒收武汉来的快递吗?

权威解答是:没事!

病毒通常存活不超过数小时,就算快递上沾有病毒,经过漫长的运送辗转,暴露在空气中通风,也早就死掉了。

预防冠状病毒的方法,说起来都是日常生活的点滴。

这里列出几个关键词:口罩,肥皂,洗手。

口罩究竟有没有用呢?医学专家的回答非常肯定:有用。

虽然口罩阻挡不了极其微小的病毒,却可以阻挡病毒传播的载体——飞沫。

需要澄清的是:并不是非要戴KN95或N95这些非常专业的口罩。医院等病原感染风险高的地方,建议佩戴N95口罩。去一般场所,戴最普通的纱布口罩或无纺布口罩就可以阻挡飞沫了。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

用肥皂勤洗手,也是预防包括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的办法。

除了外出回家、接触食材之前、触摸过动物包括小宠物之后,尤其要注意,打过喷嚏之后,或者想揉一揉口眼鼻的时候,一定要忍住,先洗手。

洗手的时间要足够长,至少20秒,用肥皂多搓一会,流水冲净。

如果人在外面洗手不方便,也可以用含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来消毒。

偶尔咳嗽或打个喷嚏是很正常的,不必视如洪水猛兽,但要用纸巾捂住,然后扔进垃圾桶。

世卫组织的建议也十分简明:

经常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避免与任何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最重要的,不要在无保护状态下,接触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

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疾控部门没有提到的,风险就极低,不需要过于担心。

说白了就是,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她们用血肉生命保护你我

记得年非典期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内地共确诊病例人,其中死亡人。

你知道不幸死亡的人数中,医护人员占到多大比例吗?

将近三分之一!

那些经历生死考验活下来的医护人员,也有一部分出现了骨坏死、肺纤维化、抑郁等非典后遗症,严重影响了余生。

为什么,缺乏防护的患者家人感染病相对较少,反而有严格防护的医护人员却感染更多呢?

因为患肺炎时进行气管插管会产生一种物质叫“气溶胶”,它的传染力是最强的,可以达到飞沫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而插管都是在隔离区进行的,普通人接触不到。

另一个原因是:病毒传播也像“二八原则”,大约20%的感染者造成了80%的疫情传播。这些超级传播者,人数少,危险大,直接接触他们的还是医护人员。

可以说,医护人员把病毒和普通人隔离开了,那道屏障就是他们自己的身体。

这几天,一个叫

暁勄的女孩,微博截图在网上刷屏了。

医院的一位护士,被所在科室护士长紧急抽调去一线救治肺炎感染者。

护士长本来报的是自己的名字,但医院有硬性规定,不能抽调护士长。任务争分夺秒非常急迫,甚至连开个会商量一下的余地都没有,护士长只能忍着巨大的歉疚,把暁勄报了上去。

暁勄所在科室护士长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o.com/jbyf/1153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