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在耳鼻喉头颈外科做门诊时,接诊了一位大二学生小王,他戴着耳机上网,听歌、打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整整一个假期,几乎每天都要熬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觉。没想到在快开学的时候,竟引起了突发性耳聋,需要住院接受治疗。
小王由于长期不良作息以及经常性戴着耳机,从而引发突发性耳聋。因为经常性的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血管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导致耳朵处于供血不足状态,就会引发耳鸣或者突发性耳聋。
年轻人出现突发性耳聋的现象越来越多,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戴耳机、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熬夜等都是损伤听力的重要原因。
提高听力损失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自觉采取有利于听力保健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非常重要。3月3日,是全国第22个“爱耳日”,让我们“关爱听力健康,助力听觉防护”。那么,疫情常态化下,应该如何保护听力健康呢?
第一,遵循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健康的生活方式。疫情期间,大多数民众可能改变了平时已经习惯的生活作息,熬夜成了常态,随着时间的延长,耳鸣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发性突聋的患者越来越多。作息规律,不熬夜,忌烟酒,多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饮食,对身心健康尤为重要。第二,远离噪音,控制好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家用电器的增多,生活增加了便利,可能噪音又给我们带来了危害,所以日常我们接电话,看电视,听音响等等尽量把音量调到适中,减轻噪音伤害。第三,合理使用耳机耳麦。长时间佩戴耳机耳麦,对听力是有伤害的。在家隔离状态下,听音乐,上网课,看电视,打游戏甚至有些年轻人,运动时都喜欢佩戴耳机,造成耳鸣,耳痛不适的发生。所以建议耳机佩戴时间每次控制在30-40分钟内,休息一会儿。每天不超过3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如果长期佩戴耳机耳麦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合理使用耳机耳麦。第四,不要随意掏耳朵,避免耳损伤。正常人都有耵聍,也就是耳屎,耳屎对正常人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耳屎有杀菌作用,可以保护外耳道的皮肤,挖耳时一旦损伤外耳道皮肤,可能导致外耳道炎症,从而出现真菌感染,所以,尽量不要随意外耳朵,尤其是不干净的器具或用力过猛造成损伤感染。另外耳屎有特殊的气味,可以熏走虫类,防止虫类爬入耳道,从而保护耳朵。人体外耳道有自洁作用,大部分耳屎可自行排出,对于耳屎堵塞外耳道引起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清理。第五,耳部炎症性疾病的早治疗。长期慢性中耳炎会影响中二的传音功能,导致听力下降,外耳道炎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鼓膜炎,中耳的感染,所以提醒大家,当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时,宜及早就诊,控制感染。第六,慎用耳毒性药物。目前耳毒性药物的使用已受到重视,提高意识,避免长期使用耳毒性药物。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