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 > 疾病预防 > 一院健康在孩子面前掏耳,竟导致流血不

一院健康在孩子面前掏耳,竟导致流血不

““哎哟,哎哟!医生,我的耳朵被宝宝用棉棒弄到流血了。”陈女士痛苦地捂着耳朵前来我院的耳鼻喉科。经医生细问方知,陈女士平时喜欢洗澡后拿着棉棒在孩子面前掏耳朵,孩子两岁多,趁着陈女士睡着的时候,拿着棉棒模仿她的样子掏陈女士的耳朵,这一掏就把鼓膜都掏穿了,以致流血不止,好在就诊及时,恢复良好。耳鼻喉科杨燕珍主任指出,小孩子模仿力特别强,尤其是爱模仿大人的动作,平常家里的棉签、刀、煤气、水、钥匙、笔、筷子等都不要让孩子玩,小孩以免发生意外。另外,家长发现孩子在玩这些危险的东西时,家长要正确引导,适时宣教,慢慢哄出来,千万不能大声喊吓唬孩子,要是孩子害怕拿着这些东西跑,一旦摔倒会更危险。临床中,发现许多小患儿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譬如家长平时服药后就把药物放在易于拿取之处,孩子以为是糖果,学着拿来吃;有的家长拿纸巾塞鼻子,儿童看了之后也跟着塞小东西在自己的鼻子、耳朵里;有些孩子被鱼骨粳到的时候,模仿家长通过吞饭、吞菜、喝醋等来解决,殊不知这样提高了取出的难度,增大了刺破的风险;还有就是用牙签,嚼口香糖、嗑瓜子、模仿魔术吞硬币等等。回到刚才这个案例,除了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做这些动作外,还要注意,用棉签掏耳朵也是一个不良的习惯,这样容易破坏耳道内的酸性环境,对健康不利。俗语说的耳屎,医学上叫“耵聍”,是一种弱酸性物质,会发出小虫子不喜欢的气味,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最好不要经常抠挖。有些集结成块的耳屎堵塞耳道,尽量不要自己乱掏,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的清理。知多D外耳道的耵聍栓塞,也就是常说的“耳屎堵住了”,是引起耳闷耳鸣、耳内异响或听力下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们外耳道外1/3的皮肤里存在有耵聍腺,它所产生的蜡状物质和外耳道皮肤脱落的上皮混合后形成耵聍。耵聍是外耳道新陈代谢的产物,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可保持耳朵清洁。正常生理情况下借助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耵聍会以薄片形式自行向外排出,一般并不需要我们去帮忙取出。但如果经常用尖锐的手指甲或工具去挖耳,或者游泳和洗澡后用棉签擦拭外耳道过重过深,就有可能继发外耳道炎症,导致耵聍无法及时排出,甚至加速产生并积聚形成耵聍栓塞。当然,也确实有一部分人群,他们耳朵里的耵聍腺活力旺盛,耵聍来不及自行排出,医院来就诊。耵聍栓塞会继发耳部疾病1、外耳道炎与耵聍栓塞有时是相互影响的两个疾病,耵聍栓塞会引起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又因炎性刺激加速耵聍腺的分泌,从而加重耵聍栓塞。2、真菌性外耳道炎往往多见于油性耵聍患者,因外耳道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合并机会性真菌感染而罹患。3、外耳道湿疹的主要症状是耳痒、耳漏(即耳朵“出水”)。此种耳漏多是清亮的淡黄色液体。湿疹主要与过敏有关,与耵聍栓塞的关联尚不得而知。   4、鼓膜炎可能因为耵聍位置过深与鼓膜接触产生炎症,抑或可能是外耳道炎症向内发展所致。   临床上处理耵聍栓塞的几种方法 1、枪状镊直接取耵聍:此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耵聍栓塞比较靠外,且质地较疏松的干性耵聍。   2、吸引器吸除耵聍:同样适用于耵聍栓塞比较靠外者,但更适用于油性耵聍患者。   3、滴注碳酸氢钠甘油:通过滴注3%碳酸氢钠甘油溶液软化耵聍,再行外耳道冲洗祛除。此法适用于耵聍紧致且位置较深,影响听力,甚至出现耳鸣、眩晕等不适的耵聍栓塞患者。   易出现耵聍栓塞的人群需注意 1、避免用尖锐的手指甲或工具(如棉签等)过重过深挖耳。如前所述,耵聍是人体外耳道的代谢产物,无法避免,但它本身产生的部位并不深,即使不能自行排出,医院基本都能一次解决。但如果经常过重过深挖耳,一则易引起外耳道炎症,二则外耳道内的耵聍易被推向外耳道深部,甚至被夯实,以致无法一次取出,需用3%碳酸氢钠甘油滴耳液软化耵聍后复诊,既增加了医疗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发生外耳道炎等并发症的几率。2、平衡饮食,忌过度油腻食物。   3、如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尽早解决,以避免产生更加严重的并发症。综上所述,耵聍栓塞虽是小毛病,但还需及时就医,同时改掉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以免造成大麻烦。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
皮肤病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o.com/jbyf/557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