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 > 疾病症状 > 耳鼻喉异物小异物,大问题

耳鼻喉异物小异物,大问题

最近我院耳鼻喉科为一位一周半小朋友取出长约2公分咽部鱼刺一枚,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家长:谨防耳鼻喉异物,医院。

常见异物

*单个的块状物:花生米、糖块、豆类、瓜子、葵花籽、铁珠。

*多个块状物:大米饭、熟蛋清、饭菜、砂砾、水草。

*尖锐异物:鱼刺、鸡骨头、鸭骨头、枣核、假牙、玻璃。

*半固体物:果冻、饭菜、胃内容物的返流。

咽部异物

非常常见的是因为进食匆忙、边吃饭边说话、老年人咀嚼功能差误吞异物、小儿不会吐刺等原因造成异物扎在咽喉部。

常见异物部位:扁桃体、会厌谷、梨状窝。

常见异物:鱼刺、鸡骨头等尖锐异物。

老百姓常见处理方法:吞饭(希望通过吞饭把异物梗下去)、喝醋(理论是软化刺)、用筷子手指等使劲抠。告诉你们,以上这些做法都是错的!!!

运气好的,吞饭把小的、软的刺带下去了,但是如果没这么幸运呢,就会加深异物,造成医生寻找困难或成为食道异物,或者异物埋到粘膜软组织下面去,只能颈侧切开寻找异物。

喝醋软化刺。。。。醋能在刺的地方停留多久?1秒,2秒?能软化吗?——不能!喝很多醋还可能灼伤粘膜,完全不可取呀!

用筷子抠?唉!经常看到来就诊的患者咽喉被自己的家属捅得乱七八糟的,咽喉异物一般常见部位在扁桃体或是会厌谷,手指也是够不到这两个地方的,所以——求求大家,不慎咽喉部异物还是赶紧放下碗筷,到医院来检查才是正道哇!

通常老百姓还是不理解,“不就是卡个刺吗?有这么吓人?医生你不要忽悠我了好不好?”实在是心好伤!报纸上登了不少病例了,有卡鱼刺花20多万的,有卡鱼刺生命垂危的,卡鱼刺还有开胸做手术的,卡鱼刺还有死人的!而且这部分病人不在少数哦,报纸登的还是少的,我们天天和这些疾病打交道,我们知道的太多啦~

有的鱼刺简单,一张嘴就能看到,一秒钟就能取出来,有的鱼刺折腾一上午也未必能寻其芳踪!可能还要借助纤维喉镜、CT、食道吞钡这样的辅助检查才能帮助医生判断。

还有很多是刺划伤粘膜造成疼痛,感觉和卡刺差不多,难以区分到底这个刺在还是不在,这还需要观察1-2天,如果疼痛逐渐减轻,那么恭喜您,刺不在;如果仍然疼痛或者逐渐加重,对不起,您还得来找我,刺——还在呢,咱们继续找!

鼻腔异物

常见于儿童,症状:单侧鼻腔流黏脓涕、鼻涕中带血、鼻塞,呼出气有臭味。

常见异物:豆子、小药片、小玩具、小玻璃珠、昆虫、棉花等。

外耳道异物

常见于儿童将豆类、小珠粒,火柴棒头等各种小物塞入外耳道。

因异物种类大小和部位表现各异

*小而无阻塞、无刺激的异物,可长期存留无任何明显症状;

*较大异物或植物性异物可遇潮湿而膨胀,阻塞外耳道影像听力及耳鸣等;

*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炎,出现耳痛。异物接近鼓膜可压迫鼓膜致耳鸣、眩晕;

*活动昆虫爬行骚动时可引起难以忍受的不适,触及鼓膜可致疼痛、耳鸣甚至损伤鼓膜。

这种情况处理是:不要自己试图掏出来,你们工具不够,会把异物推得更深、或者会损伤外耳道、鼓膜,导致外耳道肿胀、出血、鼓膜穿孔!昆虫的话,可以先用无刺激的油类滴入外耳道,使其被粘附不动,医院将其取出。

如何预防?各位家长一定要看护好儿童,把儿童好奇放到嘴里、塞进鼻腔,耳道的细小物品放到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3岁以下儿童不要吃鱼。

医院耳鼻喉科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o.com/jbzz/1226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