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 > 疾病预防 > 如果真的痒得难受

如果真的痒得难受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不光是为了干净,还因为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

在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

经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

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外耳道炎与中耳炎的区别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有的人耳朵痒了,常常挖耳勺、用发卡、火柴棍儿等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

忠告: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我国自从废除理发师用剃头刀挖耳朵的做法后,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据 新民晚报)-->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o.com/jbyf/66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