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炎 > 疾病用药 > 夏季游泳小心外耳道炎

夏季游泳小心外耳道炎

炎炎夏季,游泳可避暑,又可锻炼身体,可谓一举两得。但是,畅快游泳的同时,一定要小心“游泳耳”或许正在悄悄来袭。

一.什么是“游泳耳”?

“游泳耳”即耳道炎(从耳道口到鼓膜这个区域感染发炎)感染发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多数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发生。正常人的外耳道处于偏酸性的环境,但如耳内进水、频繁挖耳、长时间佩戴耳机,可能会导致耳内表皮软化堆积,酸碱失衡,造成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外耳道炎症。

二.“游泳耳”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

游泳耳”初期症状可能较为轻微,比如耳道瘙痒。拉扯外耳时,会有疼痛感。并可能出现红肿、堵耳、有透明、清澈无味的分泌物排出。

如果游泳耳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发烧、听力下降、疼痛剧烈,并蔓延至颈部、面部或头部、耳朵周围的皮肤出现红肿、有异味的分泌物排出。

如果不做处理,游泳耳还可能引发:听力损失反复出现耳部感染(慢性外耳炎)

如不治疗,感染可能持续存在骨骼和软骨损伤:感染会扩散到颅底、大脑或颅神经(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患这类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三.“游泳耳”怎么预防?

1.确认水域的水质状况如果游泳池或水域的水质不佳,可能含有细菌、寄生虫或化学物质,就会增加外耳道炎的风险。选择游泳场所时,尽量选择清洁、有良好维护的游泳池或者自然水域。如果我们注意到水质有问题或者有任何疑虑,最好避免在其中游泳。

2.使用耳塞

耳塞可以有效地阻止水进入耳道,降低外耳道炎的发生率。有许多种类型的耳塞可供选择,如硅胶耳塞、泡沫耳塞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耳塞,确保它们舒适合适,并正确地放置在耳朵中。

3.不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也会增加外耳道炎的风险。如果感觉耳朵不适或发生了水进入耳朵的情况,及时离开水中,休息一段时间,让耳朵有机会排出水分。尽量避免在寒冷的水中游泳,因为冷水可能会导致耳道收缩,引发炎症。

4.避免头部受到冲击

游冰时如果头部受到剧烈冲击,也会增加患中耳炎的风险。例如,跳水或潜水时,水的压力变化可能会对耳朵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避免过于剧烈的游泳动作,特别是在水中的高速冲击,以减少耳朵受伤的风险。

5.保持耳朵清洁

在游泳之后,及时清洗耳朵,尽量排出残留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柔软的毛巾或纸巾轻轻擦拭耳朵的外部,但不要插入任何物体到耳道中。同时,可以倾斜头部,轻轻晃动几次,帮助水分流出耳朵。

6.吹干耳朵

游泳结束后,用吹风机的低温,将热风对准耳朵,轻轻吹干耳朵周围的区域。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吹风机,以免对耳朵造成伤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o.com/jbyy/1562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